贊助商鏈接 |
9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皖東苗木第一村來安縣舜山鎮(zhèn)林橋村,藍天白云下,漫山遍野的苗木郁郁蔥蔥,呈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苗農顧成義的苗圃里,記者發(fā)現(xiàn),成片的紅花檵木、金森女貞、紅葉石楠等苗木并不是直接種植在苗圃里,而是種在一個個小小的“盆”里。“別小看這個不起眼的‘營養(yǎng)缽’,有了它,苗木成活率高,發(fā)棵快,生長旺盛,而且運輸方便,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仿佛是看出了我們的疑惑,林橋村村長劉博來主動向我們介紹起了“容器苗”這種已在林橋得到推廣的新技術。
“去年,剛接觸‘容器苗’技術,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種植了兩畝紅葉石楠,沒想到成苗后平均一畝地收入達到了十多萬元,比種植一般苗木增收了近四萬元。”嘗到甜頭的顧成義立刻擴大了“容器苗”的種植規(guī)模,如今,他的三十多畝苗圃全部種上了“容器苗”。
林橋村已有40多年的苗木花卉生產歷史,苗木種植面積占當?shù)剞r作物面積的98%,過去,林橋人主要依靠土地多、規(guī)模大的優(yōu)勢搞大規(guī)模種植,培育、出售苗木幼苗,但近兩年低端苗木市場持續(xù)滑坡,傳統(tǒng)的種植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林橋的苗木發(fā)展遭遇瓶頸。面對困境,該村陸續(xù)組織黨員干部、種植大戶去金華澧浦、常州夏溪、合肥肥西等著名苗木基地取經,共同為林橋的苗木發(fā)展尋求新出路。考察中,大家一致認為轉變目前低級的生產方式,促進苗木產品升級是目前林橋亟需解決的問題。
隨后,該村通過舉辦講座、廣播宣傳等方式引導農戶改變過去以生產幼苗為主的產品結構,擴大成品苗的種植面積;改良種植方式,廣泛采用“定株”的方式,減少每畝地的種植數(shù)量,完成由“求量”到“求精”的轉變;引進了北美海棠、紅花紫薇、美國紅楓等在市場上廣受歡迎的新品種,為林橋苗木尋求新市場;推廣“容器苗”這一新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價值,如今,這一新技術已廣泛運用于紅花檵木、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紅葉海棠、桂花等品種的培養(yǎng)種植;引進山東日照的“春雨苗圃”等種植大戶,這些大戶種植出的產品品質好、檔次高、價格貴、銷量好,潛移默化地把新技術在林橋推廣開來。
有了好產品,還得尋求好銷路,該村利用項目資金45萬元,在村里建立了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的苗木交易市場,方便當?shù)剞r戶銷售自家苗木;利用網絡,進行網上銷售,目前,林橋的苗木經濟人已注冊了50余個網站,并經常在各大園林網站上宣傳、推廣林橋的產品;在河南燕嶺、山東濰坊等地建立苗木種植基地500多畝,減少運輸成本,搶占當?shù)厥袌觯灰M百思德華東(國際)風景園林產業(yè)城項目,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一站式苗木交易平臺,全面拓寬苗木銷售渠道;引領周邊,形成占地面積8萬畝的苗木生產基地,提高了林橋在全國苗木種植業(yè)中的知名度,提升了市場占有率。
如今,林橋人已牢固樹立起精品農業(yè)、高效農業(yè)的理念,完成了由粗放型種植業(yè)向高端高效種植業(yè)的華麗轉身。如今的林橋苗木,已銷售至全國20多個省市,年銷售額達1.6億元;全村人均年收入達1.8萬元,在全縣名列前茅
推薦閱讀:白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