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597苗木網2011年2月16日資訊:距新安江幾公里處,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小山村。步入村中,仿佛置身一個大公園,但見路邊地頭、房前屋后、院子陽臺,目光所及之處,盡是千姿百態(tài)的花木盆景,或鐵干虬枝、或盤根錯節(jié),一派萬紫千紅、氣象萬千的景象。這里便是徽派盆景的發(fā)源地—歙縣賣花漁村。
立春”一過,正是梅花綻放的時節(jié),也是盆景銷售的旺季。2月12日,記者來到賣花漁村,村頭的地里遇見正忙著為各類盆景壓枝、剪枝、造型的洪定勇。春節(jié)一過,村民們就一直忙到現在為準備銷售的盆景進行最后打理。老洪是村黨支部書記,有著20多年培植盆景經驗。聊起盆景,如數家珍:村里培植花木盆景已有1000多年歷史,與揚派、川派、海派齊名,目前盆景品種有100多個,有許多品種在國內得過大獎,其中造型如蛟龍騰云的游龍梅樁是徽派盆景的代表作。告訴記者,村里20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種花植盆景,90%以上的收入來自盆景,許多盆景大戶的存款超越百萬元,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
這里的盆景賣到20多個省市,歷來不愁銷。這盆梅樁春節(jié)前就被客戶在網上以600元的價格訂下了如今網上賣盆景,不只省事省力、價格也高,還擴大了市場。村民洪培養(yǎng)正在自家院子里修剪一盆梅樁,見記者打聽銷售情況,便放下手頭的活聊了起來。這里幾年前還不通車,賣盆景全靠走山路挑到山外。后來村里通車了許多外地人開車慕名而來,F在更方便了電腦上點點鼠標就能交易。洪培養(yǎng)是村里最早買電腦的幾戶人家之一,沒想到跟村里的年輕人學了網上銷售后,去年就在網上銷售盆景100多盆,最遠的還賣到江蘇連云港,年收入6萬多元。
網上銷售真方便,家今年也準備買臺電腦。村民洪小剛說,去年底,借鄰居家的電腦,網上做成了一筆8000元的生意,著實讓他動了心,F在村里有30多臺電腦,還有許多人家也準備買電腦做網上生意。時代發(fā)展了也不想跟不上趟。洪小剛說,村里人不只紛紛學習網上銷售,還開始就地取材,將徽派盆景由傳統(tǒng)的單一梅花擴大到山茶、杜鵑等當地幾乎所有植物。記者吳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