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作為著名的“苗木之鄉(xiāng)”,湯泉家家戶戶種植苗木,面積超4萬畝。碼頭,是街道集中銷售苗木的地方,剛從地里采挖上來的雪松、玉蘭、紅葉石楠被整齊擺放,等待裝車。從賣苗木,到挖苗、碼苗、賣草繩,當(dāng)前,湯泉人早已脫離單一的苗木銷售,萬戶居民參與其中,“玩轉(zhuǎn)”苗木產(chǎn)業(yè)鏈。
56歲的周風(fēng)財家住楚韻花香景區(qū),門前的小院里種著各類綠植,他經(jīng)營著一家土菜館,受疫情影響,土菜館一直沒開張,“幸好,我還有40畝地,這時候正是賣苗木的時節(jié)。”周風(fēng)財告訴記者,已經(jīng)有客戶預(yù)訂了他家20棵雪松,“客戶要的是二級苗,我馬上要去地里挖出來,他們明早來取。”
周風(fēng)財說的二級苗,是苗農(nóng)們對苗木的“定級”。在湯泉,苗木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二級算是中檔的,大概4米長,生長年限大約是7年。”
苗木銷售有兩大旺季,第一次是在3月到5月,第二次則是國慶前后一個月,每當(dāng)這時,湯泉最為熱鬧,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車紛紛涌入這個綠色小鎮(zhèn),最多時能綿延幾公里。
記者了解到,苗木銷售是當(dāng)?shù)鼐用褡畲蟮氖杖雭碓。一棵被定義為二級苗的雪松價格約70元,而一棵一級苗則高達1000元。當(dāng)前,街道每日銷售額約160萬元,雖然受疫情影響,苗木銷售相比往年有所滯后,但截至目前,今年銷售額已達3000萬元。
與周風(fēng)財不同,瓦殿村村民楊業(yè)慶除了賣苗木,還賣體力。初見楊業(yè)慶,皮膚黝黑、身形瘦高、手腳利索,一雙布滿老繭的手,是他十年碼樹苗的最好見證。
“碼農(nóng)”,是湯泉人對這一特殊職業(yè)的稱呼,指的是專門在貨車上負責(zé)整理樹苗、將它們擺放整齊的一群人。“由于樹苗形狀不一,苗子細長、底部寬大,這種不規(guī)則形狀很占據(jù)空間,所以必須有專人負責(zé)整理,既能防止底部土壤疏松掉落,也能最大程度利用空間。”楊業(yè)慶說。
記者了解到,“碼農(nóng)”工資按車計算,碼完一車2米以下的小苗木可獲得200元,一年兩大銷售旺季,單靠碼樹可掙得3萬余元。
在湯泉,賺錢的不止“碼農(nóng)”,還有專門挖苗木的人。一直以來,挖苗都沒有可利用的機器,只能完全依靠人力。挖苗工資采取計件制,一棵重量在150到200斤的苗木,需要兩人共同采挖,價格約在25至30元,兩人配合較好的情況下,一天可采挖50棵,人均收入約700元。
湯泉街道農(nóng)服中心主任何成山告訴記者,目前,街道采挖苗木的勞動力主要來自安徽泗縣,高峰期時約有四五千人從泗縣趕至湯泉租房,“他們一般在這里住上四五個月,可賺10余萬元,這可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從苗木碼頭出來,記者來到三泉社區(qū),看到不少售賣草繩的店面。原來,苗木售賣要經(jīng)過長途運輸,為了增加成活率,苗木連根帶土采挖出來后,便迅速用草繩盤起來。草繩可以隨苗木一起栽種,變成肥料促進苗木生長,一舉兩得。一位店主告訴記者,當(dāng)?shù)夭簧倮先硕加写瓴堇K的手藝,草繩售賣按件計價,一捆草繩可賣50—60元,也算是掙點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