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地上添綠人王桂琴:在植樹中收獲友誼
和王桂琴比賽種樹,記者甘拜下風。同樣都是培土、圍堰、澆水的工序,記者鐵鍬下的松樹見水就歪了“脖子”,王桂琴種的卻像她本人的身板兒一樣挺拔地站著。“你沒把樹根周圍的土踩實,當然要塌。”說著,王桂琴走到記者的“歪脖樹”前,讓記者輕輕將樹拉正,她給樹坑里添了一些土,再用腳將土踩實,小樹很快被矯正。在昌平區(qū)百善鎮(zhèn)這片青年林里,51歲的王桂琴是個很顯眼的人,年齡最大卻種樹最快,年輕的植樹志愿者都愿意向她討教,這位利用休息時間前來義務植樹的站臺文明引導員成了這里最受歡迎的植樹大媽。
王桂琴是退休之后才干上文明引導員的,退休之前,單位每年都要組織植樹,經(jīng)驗也是在那時積累起來的。“配合很重要,一個人扶著樹苗,一個人踩鍬挖坑培土,才能把樹種標準。”如今在青年林,王桂琴也找到一個搭檔——文明引導員邢玲蕓。今年3月份,兩位阿姨在街道組織的一次植樹活動上臨時搭檔,才知道兩人工作相隔一條馬路,家里住的樓對樓。緣分!兩個老姐妹立即成了固定搭檔,上完早班就相約出門,踩鍬、扶樹,默契十足,效率很高,說說笑笑間種上了十多棵樹。種完樹,手挽手回家休息,下午五點再一起出門上下午班。兩位老姐妹一點兒不覺得累。她們說,只要有空,她們就會來,把笑聲和汗水留在這片生機勃勃的青年林里。
屋頂插綠人黃國賀:種菜零投入 快樂百分百
拿粉筆的一雙手現(xiàn)在變得又黑又糙,黃國賀才不在乎,這位已經(jīng)60多歲的退休教師每天在自家屋頂上搗鼓200多個大小不一的花盆,忙得不亦樂乎。有人通過種樹為北京添綠,他卻用屋頂種菜的獨特方式見縫插綠。每年七八月份,他的屋頂綠葉成蔭、果實累累。綠化與收獲兩不誤,身體好了,心情更好。
每天早上五點多,黃國賀就搬著小凳子上屋頂了,有時一待就是大半天。培苗、澆水、換土、施肥,一個人在100多平方米的屋頂上忙得團團轉,有時候老伴還得把飯端上來吃。他把這里命名為“空中菜園”,雖然只有100多平方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條,園中套園,按種類劃分為果園、花園、瓜園和藥園。從普通的黃瓜、西紅柿,到奧地利冰葡萄,很多應季蔬果在這個小菜園中都能找得到,以至于黃國賀的老伴幾乎不出門買菜買水果,每到秋后,這些蔬果還吃不完,總要拜托鄰居和親戚朋友幫忙。
黃國賀認為,見縫插綠包括在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里種植綠色植物,如果家里沒有屋頂,用花盆在陽臺種上一兩種好打理的蔬菜水果,甚至小蔥、香菜也好,如果每家一盆,我們的小區(qū)將增添不少綠色。
王文波:用鏡頭追綠
在城里拍照片,王文波有個習慣,一定要在高點拍攝,從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飯店,到近些年的中央電視塔。王文波還有個習慣,就是鏡頭里不能少了綠樹綠草,他覺得有綠色的北京才欣欣向榮、富有生命力。30多年來,他發(fā)現(xiàn),北京的綠,在他的鏡頭里越來越多。
從小生活在北京的王文波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情感,上世紀70年代末從部隊轉業(yè)回來之后,作為旅游局的對外宣傳人員,他開始用相機記錄北京的美景。1981年,他站上了當時長安街的制高點北京飯店頂層,向西拍下了長安街、天安門等景色,之后幾乎每年他都會在同一個角度拍下一張照片,一共累計幾十張照片。“真是一年一個變化。”王文波對著照片感慨的同時,發(fā)現(xiàn)其實北京的綠色沒有被高樓林立的建筑吞沒,反而越來越多。
王文波說,今年25萬畝平原造林的目標讓他和很多攝影師很振奮,市民們參與植樹造林給攝影師帶來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條件和創(chuàng)作靈感,“到時候,我們拿起相機,咔嚓,抬手就是景。”王文波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