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20多年來,每個星期一早晨,在大漠腹地的榆林市靖邊縣毛團村,都會響起嘹亮的國歌,升起鮮紅的國旗。
國旗破舊了,就換一面新的,這已經(jīng)是郭成旺更換的第22面國旗了。陽光燦爛,藍天如洗,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青翠的樟子松樹林,構(gòu)成了一幅醉人的美景。
郭成旺老人:“從我小的時候到現(xiàn)在,就沒有這么好的社會。國家不問我要錢,還倒給我錢呢,就因為這么個,我就愛這個國旗,升國旗。”
40年多前,毛團村常常風沙彌漫,村民奔波十里也找不到做飯的幾根柴禾。郭成旺主動請纓,承包了村里4.5萬畝荒沙開始治沙。離村20里的沙漠腹地夏天太陽曬得人脫皮,冬天零下20度嚴寒凍得人鼻青臉腫。老婆和孩子多次要鬧著搬回村里。甚至有一年,郭成旺突發(fā)急性膀胱炎昏迷在沙漠里,但他從未放棄。
97歲的郭成旺老人:“我想我活不了了,樹比我的命重要,我命不值錢。栽下的樹重要,把那當寶貝呢,因為什么?黃黃的明沙什么都沒有,綠綠的長出來樹,能長大。”
一開始種一百棵樹能成活三四棵,兒子多次想打退堂鼓,但是犟不過“犟板筋”父親。孫子郭建軍作為70后,初中畢業(yè)想去銀川國企當工人,但是郭成旺硬著心腸不讓去,爺孫倆賭氣一個月,還是爺爺贏了。
郭成旺孫子郭建軍:“不管啥時候,都是大城市好啊,沙窩窩里有啥出息,我當時候就想不通這個事。”
曾孫郭莎和郭濤長大后,機械化代替了人背肩扛,受到曾祖父的影響,姐弟倆打算大學畢業(yè)了繼續(xù)參與治沙。
郭成旺曾孫女郭莎:“我爸希望沙漠上面長出很多綠草,這片沙漠變成一片綠洲,給我取名為郭莎。”
當?shù)卣闹С,祖孫四代人的堅持,40年的付出終于讓4.5萬畝荒沙披上綠裝。十八大以后,郭成旺一家每年除了國家的公益林生態(tài)補償金,造林工程和森林撫育收入,還養(yǎng)了100多頭牛羊,一年下來,全家收入超過40萬元。
郭成旺孫子郭建軍:“我們的羊喝的是沙泉水,吃的是楊樹葉子,人家搶著買我們的羊。”
這幾天趁著冬閑,郭成旺一家決定新建一個苗圃基地,培育蘋果樹、梨樹、榛子樹等經(jīng)濟林木;另外還打算培育樟子松、油松、黃葉榆等數(shù)木,這些樹種可以讓林子變得四季常綠、五顏六色,還可以增加抗病蟲害的能力。
半個世紀以來,榆林市涌現(xiàn)出了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銀等許多治沙英雄,860萬畝沙漠被林草固定。97歲的郭成旺也把艱苦奮斗,永不放棄的治沙精神火炬,成功傳承給了后人。
推薦閱讀:速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