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網
當前位置: 597苗木網 » 行業(yè)資訊 » 栽培養(yǎng)護 » 正文

坡面生態(tài)綠化技術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18:17:30 更新時間:2017-11-24 18:18:19   瀏覽次數:5925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因實施交通、水利、礦山、電力等建設項目而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不僅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景觀,有些還存在
贊助商鏈接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因實施交通、水利、礦山、電力等建設項目而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不僅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景觀,有些還存在地質災害隱患,影響主體綠化工程的安全景觀。邊坡綠化可美化環(huán)境、涵養(yǎng)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其環(huán)保意義十分明顯,對于石質邊坡而言尤其突出。
 
坡面立地構造特點

依據土質及巖層、山地的狀態(tài)(土壤硬度和地表結構),坡面立地分為三類:
  土壤坡地 由砂巖構成經過長期風化的坡地,土壤硬度指數小于每平方厘米27公斤力。
  巖石坡地 大部分由堅硬的未風化巖石或由經過某種程度風化的軟巖構成,土壤硬度指數大于每平方厘米27公斤力。
  混凝土鋪設的坡地 指在巖石和坡地表面鋪設混凝土、灰漿或混凝土塊等構成的坡地。
 
坡地立面環(huán)境特點

  坡度 水在坡面容易流動而不易貯存,在降水量相同的情況下,坡度越大,坡面的積水量越少;坡度越大,坡面上生長的植物基盤越薄、根系越短,越容易受到異常氣候的影響,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影響越大。
  方位 西、南朝向的坡面,栽培植物容易因日照引起燒葉、干燥等。朝北的坡面,栽植時要考慮遮陽障礙物或選擇耐陰樹種;北方地區(qū)的冬季,北坡表土易結凍,化凍時會引起植物根基土壤的侵蝕。
  土質(巖質) 坡面,尤其是切開坡面的土質是由山地的地質情況決定的,從硬質到軟質多種巖質:既有中古生代低層風化巖或石礫含有量較多的土質,也有黏土土質、風化花崗巖和凝灰?guī)r等。此外,受土質影響的還有土壤pH差異。
  黏土土質由于板結和不透水性,特別是對挖穴移植苗木的生長效果不好;在巖質坡面上,如果沒有風化而產生的龜裂和裂紋,植物根系很難進入,根穴不進行改良很難實施綠化栽植。切開山體形成的坡面,其斷面有上、下土層;除少部分的表土層外,下土層少有養(yǎng)分,土壤的物理性質不良且干燥;還有因坡面侵蝕存在的石礫崩落問題,在這樣的坡面上植樹必須采取一些輔助措施。
  培土坡面的土質條件,因培土的土質、工程施工方法不同而異。培土一般是從他處取來的,其土壤質地有黏性、pH值、石礫等差異,同樣會對植被產生很大影響。
 
坡面立地綠化栽植技術

  土壤改良 巖質邊坡綠化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坡面上必須有植物能賴以持續(xù)生長的種植基質;二是基質能永久固定在巖面上。栽植基盤為硬質、軟巖、硬巖等情況時,首先要調查是否有足夠的土層供樹木扎根,如果沒有應采取措施改良:施加客土用于坡度較大的地方,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局部。陡急巖質坡的回填基質往往難以固定,若缺乏凸凹巖體的平面固定則更加困難,即使一時粘接住,還會因降雨、流水及臺風等遭到流失,使種植基質連同生長的植物一起滑落、崩坍,因此,較小面積的坡地綠化須營造人工栽植穴,擋坡、客土栽植。
  混合噴射技術 該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已開發(fā)出用于混植的有機植生基材。其核心是利用特制噴混機械將土壤、肥料、有機質、保水材料、植物種子、水泥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噴射到巖質坡面上,營造一種具多孔穩(wěn)定結構的種植基質,既能讓植物生長發(fā)育又不被雨水沖刷。由于水泥的粘結作用,上述混合物可在巖石表面形成一層具有連續(xù)空隙的硬化體,種子可在空隙中生根、發(fā)芽、生長;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沖刷,從而達到恢復植被、改善景觀、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
  土壤菌永久綠化法 由日本科學家發(fā)明的新型巖石坡面防護綠化專利技術,土壤菌的培植和生育基盤的形成是關鍵。以陡傾巖石坡面為例,其施工方法是:首先對坡面進行修整、清除松散物,對較大坑穴進行回填處理;再對坡面進行掛網吹付,鋼絲網格經固定后形成一個牢固、穩(wěn)定的持力體。吹付材料是由腐殖土、有機肥、穩(wěn)定劑、土壤菌、植物種子、粘結劑、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經攪拌器攪拌均勻后通過管道輸送至坡面,由吹付機吹付到鋼絲網格上。由于吹付材料中含有纖維物質,在穩(wěn)定劑、粘結劑和鋼絲網的共同作用下,吹付基盤材料附著于坡面,不會因受雨水沖刷而滑移、瀉流。
  土壤菌中含有中溫菌群、高溫菌群、放線菌、絲狀菌、水素細菌等大量的微生物,有機物經過其分解后轉換成有機酸和無機營養(yǎng)成分。無機營養(yǎng)成分可以被植物吸收,而有機酸能對巖石礦物顆粒進行再分解,使粗顆粒逐漸變細,最終變成黏土。同時,它還能供給植物營養(yǎng)。在土壤菌的作用下,人工制造出一個土壤層———具有“高次團粒結構”的生育基盤,能棲息多種土壤小動物和微生物,植物分蘗多、生長快,根系發(fā)達。由于土壤菌綠化法模擬自然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境,所以生育基盤能較好保證綠化效果的長久性。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苗木行業(yè)圖文推薦
苗木行業(yè)新聞推薦
贊助商鏈接
苗木花木類新聞點擊排行榜
新聞特別推薦
 
 
APP應用權限 | 聯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 匯款方式 | 付費會員 | 廣告介紹 | 網站介紹 | 版權隱私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留言 | 廣告服務
597苗木網是中國專業(yè)的苗木網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購信息, 綠化苗木價格, 最新苗木供應信息和最新苗木資訊
ICP備案號:魯ICP備19004792號 1魯公網安備 37068502000062號
copyright @ 597苗木網 2019-2026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