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網
當前位置: 597苗木網 » 行業(yè)資訊 » 時事新聞 » 正文

菏澤牡丹從行業(yè)向產業(yè)進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9-02 15:38:33 更新時間:2016-09-02 15:50:03   瀏覽次數:4730
  2011年,衛(wèi)生部正式批準牡丹籽油為新資源食品。此后,在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油用牡丹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甚至一并帶動了觀賞
贊助商鏈接
  2011年,衛(wèi)生部正式批準牡丹籽油為“新資源食品”。此后,在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油用牡丹產業(yè)發(fā)展迅速,甚至一并帶動了觀賞牡丹的市場行情。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種植和生產中心,山東菏澤在這股熱潮中發(fā)揮著風向標的作用。但是,當地從業(yè)者在感受好行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在擔心超速發(fā)展會擾亂產業(yè)健康成長的節(jié)奏。
油用牡丹,困難與機遇一樣多

  好行情下藏隱憂7月上旬,菏澤市花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舉辦了“菏澤市首屆牡丹芍藥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對油用牡丹和觀賞牡丹產業(yè)的現狀及問題進行探討。“八九月份是牡丹種苗和種子的銷售季,趕在這之前開會是為了給市場把脈。”該協會會長孫文起介紹說,以現在的情況也需要開個會了,菏澤牡丹要實現從行業(yè)向產業(yè)的進軍。
  目前,全國油用牡丹種植面積接近300萬畝,產區(qū)涵蓋山東、河南、甘肅、山西、安徽、四川等11個省份,各地政府對新的油用牡丹基地都有資金補貼。2014年起,菏澤的政府補貼從每畝700元增加到800元,連續(xù)補貼三年,F在,菏澤種植面積在39萬畝左右,是國內最大的油用牡丹種苗交易中心。
  協會秘書長潘先軍從事苗木經紀人工作多年,十分了解牡丹產量、銷量、價格變化等信息。在協會分工中,他負責為企業(yè)和農戶提供市場行情信息咨詢。“粗略估算,最近兩年,菏澤每年的油用牡丹種苗銷量為3億株至5億株。”他指出,當地交易的品種以‘鳳丹’為主,近兩年銷售季都是2年生苗初始售價0.26元左右,后來漲到0.3元以上;3年苗單價則從0.32元漲到0.45元。
  在市場紅火之余,一些有經驗的從業(yè)者對產業(yè)發(fā)展前景表示擔憂。“很怕走苗木行業(yè)的老路。”協會副秘書長成繼敏表示,以前都是一家一戶種植,如今不但單體面積增加,外省市一些大型企業(yè)動輒發(fā)展上千畝。隨著產量的增長,以及人工費用、土地租金等變化,行業(yè)盈利前景并不確定。以菏澤為例,平均地租1400元至1600元,相對收益成本已經過高。而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最終產品的牡丹籽油、牡丹茶等深加工產品,還沒有形成消費規(guī)模,尚未真正走向終端市場。
發(fā)展節(jié)奏把控難

  “今年,全國油用牡丹種植面積有可能超過500萬畝,發(fā)展步伐與節(jié)奏要把控好,否則很可能出現牡丹籽原料積壓或緊缺。”菏澤市牡丹產業(yè)辦公室副主任陳學湘表示,產業(yè)要發(fā)展,但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
  業(yè)內有這樣的聲音:同樣是小油種,按照目前國內每年橄欖油消費水平的60萬噸計算,需要油用牡丹原料林1200萬畝。扣除已經發(fā)展的,還有900萬畝的發(fā)展空間。
  “不能這么簡單地算賬。”陳學湘分析說,雖然到2015年,我國食用油消費總量約3300萬噸,其中2900萬噸是居家消費的食用油,但牡丹籽油的消費量不足500噸,這種程度還不是真正地走上餐桌。而500噸油僅需要1萬畝穩(wěn)產的油用牡丹原料基地供應種籽即可。按囤積2倍計算,2萬畝成熟原料基地也足夠了。以前,一個小油種的推廣時間需要30年左右,現代信息傳播快速多向,若按需要10年推開計算,也要等到2025年才能達到如今橄欖油的市場程度。因此,動輒數百萬畝的面積,恐怕還為時過早。
  “面對這樣的發(fā)展熱情,把握好節(jié)奏才能規(guī)避風險。”孫文起表示,以前是以種苗和種子的生產銷售為主,如今產業(yè)鏈越來越長,除了榨取牡丹籽油,制作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妝品的企業(yè)也在增加。從原料基地到深加工企業(yè),很多面臨資金、市場、技術等難題,需要加以引導。
種植沒那么簡單

  與種植熱情未能形成正比的是有待提高的油用牡丹種植和培育技術,尤其是很多新入行的企業(yè)和農戶,在這方面比較欠缺。協會副會長李豐見有著多年的種植經驗,生產技術過硬,去年給外省市基地指導生產油用牡丹種苗超過10億株。他負責為協會企業(yè)提供技術指導。
  “種苗和種子通常是在農歷八九月份栽植。”李豐見介紹說,不同地區(qū)根據降水量、氣候、土壤等條件的區(qū)別有所不同,這些基本知識對新企業(yè)還需要普及。他指出,播種生產的種子采收后要盡快播種,種子水分保持在25%至30%之間最好。在時間上,南方地區(qū)尤其注意不能栽植過早,否則容易發(fā)生“秋發(fā)”情況———如果秋季葉子發(fā)了出來,到第二年春天能提供的養(yǎng)分會減少,不利于苗木養(yǎng)根。反之,如果種苗種植時間過晚,苗木的新生根會比較少,體質弱,因此要增加葉面肥和生長調節(jié)劑的用量。
  莖腐病對油用牡丹的破壞性很大,一旦染病傳播速度很快,可能導致成片死亡。尤其是之前根部有傷口的種苗,或者質量不好的種子,第二年開春如果氣溫突然升高,就很容易染病。生產者種植之前要深入了解土壤情況,比如打過除草劑的土地就不適合種植。“一旦出現病菌要馬上噴施殺菌劑。”李豐見強調,最好的辦法是機械化成片打藥,適合現在大面積種植、苗圃集中連片的情況。很多苗圃是就病治病,若要根治需要與周邊苗圃合作。
深加工產品需保質

  作為產業(yè)鏈的最后一環(huán),深加工企業(yè)面對的是終端消費市場,對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和推廣影響重大。不過,隨著更多企業(yè)的加入,問題也隨之出現。
  “產品質量是產業(yè)發(fā)展的根本。”菏澤瑞璞牡丹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是成立時間較長的深加工企業(yè),公司總經理趙弟軒介紹說,在牡丹籽榨油的現有方式中,傳統低溫物理榨油形成的油質最好。但僅為16%至17%的出油率,顯然不能“吸引”企業(yè)。很多企業(yè)選擇其他高出油率的方式榨油,甚至有些方式對牡丹籽油的活性成分破壞嚴重。更有甚者,用其他種子榨油,充當牡丹籽油銷售。
  采訪中,趙弟軒還分享了一些技術經驗。例如,8月20日左右采收的完全成熟的種子,所榨油質最好。如果是買回去播種育苗,可以稍微提早采購七八成成熟的種子。菏澤一些企業(yè)已制作出牡丹花蕊茶,正確采收花蕊對牡丹種子的生產和采收沒有什么影響,不過要注意不傷害雌蕊,雄蕊的傷害量不要超過80%至90%。
  “油用牡丹產業(yè)尚未成熟,困難和機遇同樣很多。”趙弟軒表示,無論種苗、種子銷售方,還是產品深加工企業(yè),秉持科學、穩(wěn)健、負責任的態(tài)度,未來才有希望將產業(yè)做大做強。
 

正值盛花期的油用牡丹基地李豐見供
 

觀賞牡丹,居安思危下的反思

“沾光”迎來高峰期


  在整個園林綠化行業(yè)不太景氣的近兩年,觀賞牡丹卻一直供不應求。在菏澤,觀賞牡丹已經連續(xù)兩三年種植量和銷量大幅增加,去年當地種苗幾乎銷售一空。
  “主要是沾了油用牡丹的光。”成繼敏介紹說,尤其是新近發(fā)展的油用牡丹基地,很多想結合花卉種植和花卉觀光一起發(fā)展,由此直接拉動了觀賞牡丹的銷售。另外,全國各地興起的花海、景區(qū)等項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觀賞牡丹的市場。
  兩三年前,菏澤觀賞牡丹的年產量在300萬至500萬株之間,最近以每年1000萬株的產量遞增。到今年,存圃量已達到四五千萬株。“三年生成品苗的年銷量達到500萬株。”孫文起表示,菏澤觀賞牡丹種植面積已經過萬畝,雖然現在行情不錯,但這種速度發(fā)展下去,估計三年之后,情況就未必樂觀了。當前,行業(yè)存在的問題并不少,從業(yè)者還需要居安思危。
 

發(fā)展之下問題顯露


  缺乏對牡丹資源的整理、傳統品種流失嚴重、新品種培育更新速度慢……品種問題成為觀賞牡丹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障礙。“越是行情好的時候,大家越只盯著有限幾個品種發(fā)展,缺乏長遠考慮。”協會副會長李洪勇的觀賞牡丹苗圃在當地發(fā)展得較好,此次協會分工中負責這部分市場的指導工作。
  很多品種,諸如‘豆綠’、‘姚黃’、‘魏紫’、‘趙粉’、‘多花羅漢’、‘襄陽大紅’、‘宋白’等,不但基地里,甚至連種質資源圃里也難覓蹤跡。菏澤市艷裝牡丹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收集了上千個牡丹品種,是當地的生產大戶。該公司總經理趙信軍表示,像‘天香湛露’,適合盆栽和地栽,但現在很難找到種源。另一方面,雖然傳統品種流失嚴重,菏澤的牡丹品種還是達到上千個,但卻沒有像‘洛陽紅’這樣知名度很高的品種。
  在菏澤,‘花王’、‘金閣’、‘烏金’、‘二喬’等常規(guī)品種幾乎每個苗圃有種植,但產量不多,每種加起來也就數十萬株,同質化競爭嚴重。“像我苗圃里一個品種達到上千株,就算多的了。”李洪勇介紹說,這種散亂種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觀賞牡丹產業(yè)的發(fā)展。
  牡丹生產周期長,市場波動比較明顯。五六年前,觀賞牡丹行情一度十分慘淡,菏澤當地種植量曾迅速萎縮,這兩年又發(fā)展到面積超過萬畝。趙信軍認為,這一波的高峰期很像苗木產業(yè),比以前每次波峰的發(fā)展規(guī)模都大,因此如果在品種、產量、面積上仍雜亂無章地發(fā)展下去,在接下來的低谷期從業(yè)者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出口市場有待提質


  中國牡丹出口量位居全世界第一,占總量的70%左右。而菏澤牡丹的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80%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牡丹集散地。每年牡丹、芍藥的出口量基本在350萬株左右,其中牡丹約占一半。
  “產量大,但質量低,價格也就低。”中國國際商會菏澤商會牡丹分會會長吳勇華表示,近兩三年雖然市場行情好,但有些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倒有加劇的趨勢。產品在花色、品質等方面達不到一流水平,所以價格比不上日本等國的產品售價。葉斑病、根腐病等病蟲害是影響出口的關鍵因素,國內還做不到聯合防治,苗木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國外要求用芍藥根嫁接種苗,產品抗性更好,但國內苗圃為節(jié)省成本大多用牡丹根“冒充”。
  加工場地、機械設備的改善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最近,菏澤黃河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長玉正在為牡丹加工示范園區(qū)的事奔忙。他的公司每年出口牡丹、芍藥在250萬株以上,超過全國出口量的一半。作為協會副會長,周長玉主要負責出口信息咨詢。“菏澤目前有8家企業(yè)具備牡丹、芍藥出口資質,但實際都還是小作坊的程度。”周長玉說,他已經聯合了其中5家,計劃興建一個正規(guī)的牡丹加工示范園區(qū)。土地已經找好,目前正在辦理手續(xù)。
  “出口市場還有很大發(fā)展空間。”周長玉表示,但需要解決上述問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突破升級多找出路


  種植量飛速增加,而且還在增長之中,如何給產品找出路?可作的文章很多,有些企業(yè)已經在探索嘗試之中。
  李洪勇借鑒一些綠化苗圃的做法,在牡丹基地興建了一座“樣板間”———將不同牡丹品種搭配種植。“這對銷售的幫助很大。”李洪勇表示,一般牡丹單個品種的花期在7天至10天之間,而通過品種設計,基地里牡丹開花的觀賞期能從4月延續(xù)到6月,可最直觀地向客戶展示產品的觀賞效果。
  一方面要避免產量過剩,另一方面要豐富產品類型拓寬市場。“牡丹用于綠化苗木和年宵盆花是傳統,用作鮮切花和四季盆栽是趨勢,終端市場的需求量很大。”趙信軍說,他搜集品種就是在選擇適合不同產品類型的品種,目前已選出幾個適合四季盆栽的產品。
  最近幾年,李洪勇也在致力于新品種選育,現在已經培育出適合做切花的品種。“普通牡丹一年生苗高度15厘米左右,新品種能長到40厘米至50厘米,且三年生苗能有5枝花。”他指出,下一步準備批量生產,正式進軍鮮切花市場。
  經過多年發(fā)展,伴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培育技術的進步,圍繞觀賞牡丹的種植、管理、銷售以及相關產品的研發(fā)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具備了升級發(fā)展的基礎。趙信軍表示,未來兩三年內在油用牡丹市場的推動下,觀賞牡丹較好的行情應該還會延續(xù)。在這期間,苗圃要做好產量、品種、產品類型、種植水平等多方面的調整與升級。推薦閱讀:雛菊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苗木行業(yè)圖文推薦
苗木行業(yè)新聞推薦
贊助商鏈接
苗木花木類新聞點擊排行榜
新聞特別推薦
 
 
APP應用權限 | 聯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 匯款方式 | 付費會員 | 廣告介紹 | 網站介紹 | 版權隱私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留言 | 廣告服務
597苗木網是中國專業(yè)的苗木網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購信息, 綠化苗木價格, 最新苗木供應信息和最新苗木資訊
ICP備案號:魯ICP備19004792號 1魯公網安備 37068502000062號
copyright @ 597苗木網 2019-2026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