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每年3、4月,苗木種植戶育苗、銷售兩忙。進入5月,江夏區(qū)山坡街高峰村苗木種植戶易有德忙過了一波行情,稍松了口氣。日前,長江日報記者第四次探訪易有德家。易有德眼圈紅紅的,“昨天忙得太晚,正補覺呢。”他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他深夜到附近水塘捕野生黃鱔,運氣好的話,一晚撈的黃鱔能賣三四百元。“只要忙得過來,能掙一點是一點。”
今年賣苗木掙了三四萬元
易有德6歲的大女兒在上幼兒園,妻子楊海燕哄1歲多的二女兒在房里午睡。95歲的爺爺一手拎一把椅子,招呼記者坐下。冰箱里有8條前天捕的小魚。灶臺上,晚餐的菜已備好:一袋扁豆和幾根胡蘿卜。
近期市場飽和,苗木需求、價格都下滑五成,易有德的收成也受到影響。“往年這個時候,樹苗基本都脫手了,今年還有一半積壓在地里。”
江夏及周邊地區(qū)苗木賣不動,易有德就做起“苗木經(jīng)紀人”,利用自己的銷售經(jīng)驗、客戶網(wǎng),將自家與鄰近地區(qū)收購的樹苗,往需求量更大的新洲、鄂州等地輸出,緩解滯銷困境。前不久,易有德在江夏收購了20萬株單價0.04元的樹苗,送到鄂州,每株賣到0.13元。“把信息、資源盤活,也能帶來收益。”
行情不好,易有德并不焦慮。今年初,他將種植量增加到50多萬株,家里十幾畝地全部用了起來。種植基數(shù)大,“虧損不太可能,只是收益可能會慢些。”易有德說,今年他賣苗木掙了三四萬元,預計全年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元,超過去年的4萬多元。地里還有30萬株苗木待售,大多是紅葉石楠、杜鵑、金森女貞等傳統(tǒng)熱銷樹苗,“不急,脫手只是時間問題。”
采訪期間,高峰村黨支部副書記李中杰進門,點開,給易有德帶來一個新信息:“這叫紅花油茶,開花很好看,又可以產(chǎn)茶籽,現(xiàn)在需求不錯,你家種著試試。”李中杰說,今年苗木行情不好,村里一直在打探新的種植品種。幾天前,他們從湖北省苗木推廣站得知紅花油茶前景不錯,便買了2000株種苗,引進村里試種。
李中杰還帶來一個好消息:依最新政策,村里剛為易有德的爺爺申請了居家養(yǎng)老保險,每年可獲2000元生活補貼。
從貧困名單“出列”幫扶不中斷
李中杰告訴記者,在今年3月的精準扶貧“回頭看”中,易有德家已從該村貧困戶名單里“出列”,“但支持、幫扶不會中斷。”李中杰說,之前村委會承諾為易家修碎石路,待梅雨過后,立刻投入施工。
去年,易有德提出要求:請村里資助,將他家近2畝地的自制大棚升級為鋼制大棚。李中杰說,升級大棚還未開始,是因為那片地里還有不少樹苗沒售出。做新大棚預計投入6萬元,村委會可提供3萬元。“只要他一句話,資金隨時到位。如果他在經(jīng)濟上有困難,我們也會想辦法解決。”
在山坡街保福片的9個村里,易有德是小型樹苗銷售狀元。不久前,易有德在外務工的父親易學仁勸他,樹苗行情不好,不如干點別的,掙錢更快。但易有德說,這幾年種樹苗讓他變得遠近聞名,這種成就感讓他不愿放棄。“買種苗,不少人會馬上想起我。做生意,要懂得堅守。加上村里對我一直很支持,我會繼續(xù)干下去,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品牌做大做強。”談到未來,易有德臉上寫滿自信。